首页 > 税改动态

曹德旺委员:降成本落到实处 需抓住“牛鼻子”增值税

 来源:中国经济网 
 

 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9日讯(记者 马常艳 专栏)降成本,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明确为今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,这引发了企业家们的强烈关注。全国政协委员、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要实现中国梦,首先要圆中国的实业梦。要确保顺利达成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的经济目标,就必须将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的“降成本”政策落到实处,而增值税正是“降成本”政策的“牛鼻子”。

  “只有研究清楚企业成本究竟高在那里?降成本的组合拳才能有的放矢。”曹德旺指出,这些导致企业高成本的环节包括: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高且手续复杂;资源类供应价格比国际水平高50%—75%,导致直接成本增加10%;劳工供应短缺,引发工资上涨,导致技术工人流失率高,新工人生产经验不足等连锁反应,企业成本暴增;企业物流成本比国际高50%;人民币汇率坚挺与持续升值,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等。

  曹德旺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,增值税进项可抵扣项目值得商榷。我国正在实施的增值税,其计征税赋标准是按照企业销售金额的17%计征,现阶段规定进项可抵扣项目主要是原材料及设备采购收到的发票,通常在50%左右。另外,企业用于支付的人工成本、固定资产折旧费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、销售费用等,均不能抵扣。

  “以这种计税方式,即使是企业经营亏损,也需缴纳约5%左右税,如果略有盈利,税负就随之上升。在此基础上还要缴交地方附加费,这笔费用是应交税额的12%。如果企业将产品出口也实行增值税,先征后退,实际退还不是足额退还,而是按产品分类计税,最低的也要缴交2%左右。”曹德旺说。

  为此,曹德旺建议,在增值税进项税项下,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费、“五险一金”,及员工薪酬、奖金三个可抵扣项。对出口产品实施不征不退,并对出口免征地方附加费,部分做到足额退税。


阅读次数:279

税收法规

更多 >>

税务实务

更多 >>

财税新闻

更多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