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税收之窗

企不服挪威追缴税款处罚并准备提出上诉

来源:人民网 
   中国企业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中海油服)的挪威子公司,17日被挪威当地税务部门追缴税款。对此,中海油服及其子公司表示不服,并准备提出上诉。 
    彭博社18日引述中海油服发布的公告称,该企业在挪威的子公司COSL Drilling Europe AS(CDE)早前收到当地税务主管机关的通知,要求该公司缴纳约7.8亿挪威克朗(约合人民币8.7亿元)额外税项及罚款。中海油服在2008年9月收购CDE,而挪威税务部门要求追缴的税款主要是CDE旗下子公司在2006年和2007年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税项。 
    挪威奥斯陆当地《晚报》18日说,其实挪威的税务机关对CDE的调查从2009年就已开始了。在此期间,中海油服及CDE多次与挪威税务主管机关就上述事项进行沟通及协商,但各方意见始终存在分歧。挪威税务主管机关最后还是判定,不管谁是CDE主人,CDE都要缴纳额外税项及罚款。中海油服对挪威税务部门的判定表示不服,宣布将与挪威当局继续沟通。按照当地法律,初步评估并非最终决定,CDE有权采取补救措施,包括申请行政复核及诉讼。 
    但这次事件已经给这家中国企业造成市场损失。《华尔街日报》18日说,海外税务风险暴露令中海油服股价承压,股价当日大幅下跌,跌幅一度超7%。 
    财经网站“市场观察”18日说,类似中海油服这次碰到的问题,最近几年其实并不多。外媒援引金融专家的话称,此次税款争议所涉及的经营活动,发生在中海油服并购CDE之前,如果收购时做足调研工作,本可以提前发现问题,避免或减少如今的麻烦。当年中海油服收购总报价为25亿美元,溢价仅18.7%,看上去算是相当“合算”的交易,这也可能影响了中企当初调研和决策者的判断。 
    但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认为,容易开采的陆上油气资源正在枯竭,这迫使各国需要勘探更远的水域。中海油服在这个时候并购海外市场还是具有前瞻眼光的。中企海外施展并购战略并没有错,关键在于要注意当地市场法规,以及对被收购企业细致的了解。


阅读次数:655

税收法规

更多 >>

税务实务

更多 >>

财税新闻

更多 >>